内蒙古之窗订阅

四月中国外贸两个意外:出口增速下降,进口增速年内新高!

2021-02-18 07:10:05来源:阅读:-
4月出口增速下降,市场应有心理准备,但实际降幅之大超出市场预期。那么,为何出口增速显著下滑? 如何看待外贸进出口的未来走势?
四月中国外贸两个意外:出口增速下降,进口增速年内新高

《财经》记者 王延春/文

“4月份出口增速呈现负增长,比预期值低5.7个百分点。”5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外贸数据,一些业界人士颇感意外。

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4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51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4.3%。其中,出口5.06万亿元,增长5.7%;进口4.45万亿元,增长2.9%;贸易顺差6181.7亿元,扩大31.8%。4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51万亿元,增长6.5%。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3.1%;较3月21.3%的增速大幅下降,也低于去年同期3.7%的水平。若以美元计,4月中国出口额同比下降2.7%,进口增速为4%,扭转了3月进口负增长态势。贸易顺差138.4亿美元,收窄47.2%。以美元计出口转为负增长,贸易顺差大幅收窄。

对比一季度进出口数据看,出口增长一度成为支撑经济回稳、提振企业家信心的指标。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7%,增速比1-2月份加快3.0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6.7%;进口增长0.3%。一季度进出口相抵,顺差5297亿元,比上年同期扩大75.2%,呈现出口较为乐观,进口仍显疲弱的态势。

实际上,4月出口增速下降,市场应有心理准备,但是实际降幅之大超出市场预期。那么,为何出口增速显著下滑?如何看待外贸进出口的未来走势?

出口承压

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手机及其零件对出口的拖累较大。手持无线电话机及其零件在出口占比较高,但年初至4月份该部分按人民币计同比下降14.9%。另外,出口占比最高的机电出口也同样表现不佳,4月份该部分按美元计同比增速为-3.68%,该部分在去年12月份之前都是正增长。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纺织服装这三大类出口增速同比均转负。

与3月份数据比较,按美元计价,出口增速从14.2%的超过两位数的同比增幅下滑至负的2.7%,落差较大。

中国社科院世经所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徐奇渊告诉《财经》记者,在中美贸易冲突背景下的抢出口“透支效应”影响出口数据的波动。他曾在《财经》撰文认为,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重,引起了人们对全球范围贸易冲突的担忧。那些面临贸易摩擦风险较大的行业,外方进口商有冲动提前下单进口,中国出口商也有动力提前交付货物。“贸易摩擦可能加剧了贸易商的恐慌心理。后续,如果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数量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恐慌效应的影响或将更加突出。如果对贸易摩擦的恐慌是导致出口同比激增的关键原因,由于透支效应,当政策落地后出口增速将会明显回落。不过受到数据限制,这一猜想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看来,春节过后企业“节前抢出口”效应逐步消失,出口增速回落成大概率事件。

另外,3月与4月的出口增速反差也因为季节效应。因为今年春节在2月份,导致出口被提前或者推迟,即原本在2月的出口量提前或者延后至1月和3月,造成了3月份出口增速达到21.3%。4月份出口明显下滑。

从长远因素分析,未来出口或将长期承压:中美贸易摩擦风险仍将对出口带来冲击。数据显示,以人民币计价,1至4月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4.8%,自美国进口同比下降26.8%。

同时,从外部需求景气指数来看,有机构研究显示,中国本轮出口景气始于2016年、终于2018年上半年。考虑指数的滞后效应,从移动平均趋势线来看,外部需求景气指数在2016年触底,在2018年中期已经见顶。因此,无论是从景气指数本身,还是从趋势线来看,外部需求的下行态势都已经确立。

IMF的预测也进一步印证:去年9月完成的《世界经济展望》给出了2019年美国、欧元区、日本经济增速的预测值,较之2018年的增速,三者分别预期下降0.4个百分点,0.1个百分点,0.2个百分点。IMF近日再次下调了对2019年的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并警告称,由于贸易紧张局势以及英国可能的无序脱欧,世界经济增长或将进一步放缓。外需放缓使得中国出口面临较大压力。

国泰君安花长春的研究显示:本月出口增速回落显著,与汇率、基数和基本面均有影响。首先,自2018年10月,人民币有效汇率开始小幅升值,历史数据看,该指标与出口增速显著负相关且有一定领先性,因此本月出口放缓部分原因可被此解释。其次是基数:2018年4月环比增速达近年来高点,也对本月出口形成拖累。再次是基本面,4月全球PMI依然延续放缓,全球经济动能尚未有明显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可比的韩国、中国台湾出口增速本月改善。韩国出口分国家看,除了对中国、美国出口放缓外,对日本、欧盟、东盟出口均加快。

平安证券研究报告预测,考虑到外部贸易摩擦的新变化可能将为中国贸易顺差带来压力、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仍趋于下滑,这将使得净出口对GDP的支撑难以持续。未来中国出口增速可能将继续保持低迷态势,贸易顺差存在持续收窄的压力,外贸对经济贡献度将有所下降。预计5月中国出口增速小幅反弹至0%左右,进口增速回落至1%左右。

中信证券研究部也在5月8日发布《2019年4月进出口数据点评及债市分析—暂时因素支撑进口,未来进出口仍有压力》的报告,前期抢出口效应透支了出口潜力,而未来贸易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预计后续出口增速较难反弹。

出口结构呈多元化趋势

财新智库莫尼塔研究报告认为: 2019年中国的出口增速会下一个台阶,但可能是一个更低,但是更加平稳的增速,未必会是一个断崖式的下跌。中国出口多元化的趋势,会对出口增长构成支撑。

金融危机之前以及到2017年和2018年的中国出口结构,看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对“一带一路”国家以及其它国家的出口增加,也就是说,中国对传统欧美日双边出口的依赖度明显下降。

商务部有关人士也曾告诉《财经》记者,从国际市场看,中国出口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增速普遍高于整体增速。

“一带一路”的出口提速对中国整体的出口增长是一个承托。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前4个月,中国对欧盟、东盟和日本等主要市场进出口均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中欧贸易总值1.5万亿元,增长11.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7%。中美贸易总值为1.1万亿元,下降11.2%,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1.5%。中日贸易总值为6784.9亿元,增长2.1%,占中国外贸总值的7.1%。

同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2.73万亿元,增长9.1%,高出全国整体增速4.8个百分点,占外贸总值的28.7%,比重提升1.3个百分点。

商务部有关人士认为,随着不断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包括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落实自最不发达国家进口货物及服务优惠安排三条政策等,中国的贸易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据悉,目前,中国已与2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6个自由贸易协定,自贸伙伴覆盖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截至2017年底,中国共向37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97%税目输华产品零关税优惠待遇。

因此,今年一季度,在中美贸易总值下降11%的情况下,对欧盟进出口总值增长11.5%,与东盟贸易总值增长8.1%,中日贸易总值增长3.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增长7.8%,中国外贸的区域结构开始优化。这种优化一定程度可以规避依赖传统出口市场的风险。

企业调整出口策略避险

一方面是中国外贸市场多元化不断推进,以提升抗压能力;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则在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不断调整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局。

《财经》记者采访佛山市部分企业显示,一些出口企业,正在艰难地布局新兴市场,并将加工环节转移到东南亚、美国等区域和国家。一家主要生产小轿车发电机及零配件的企业总经理徐正信告诉记者:企业出口约占95%,其中85%出口美国。去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客户也不断压价格,生意很不好做。美国进口商表示增加25%的关税,也不可能让利太多。美国客户开始把整个采购战略调整到东南亚、墨西哥、中国台湾、马来西亚等地的工厂,“对我们来说,蛮大的挑战。目前美国客户主要的采购渠道还是中国大陆,但是如果把关税加进去,中国企业受不了,美国客户就会加速战略转移,我们的定单可能就会减少”。

因此,这家企业除了加强自身供应链管理,加强品质管理,压成本;另一方面也到马来西亚等国家考察,计划在当地建厂,或者和当地的贸易公司合作,以便分散美国市场风险。“我们知道风险很大,但是必须想办法去规避这个风险”。徐正信告诉记者。

看来,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正在促使企业加快调整进出口策略。为避开美中贸易摩擦升级的冲击波,生产商正将部分制造业务转移到中国以外,而美国进口商则转向小批多次下订单或者将订单从中国区分散。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前4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所占比重提升。民营企业进出口3.9万亿元,增长11%,占中国外贸总值的41%,比去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因此,从内政来讲,继续为民企纾困的政策仍需落实,社保政策、减税降费措施仍需真正落地,才能保障2019年出口增长有望录得稳定的增速。

进口回升能否持续?

在业界人士看来,进口增速回暖一定程度是前期宏观面企稳的滞后反映。进口增速创下近6个月以来的新高,反映出企业家的信心有一定程度的回升。

5月1日,统计局公布4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0.1%,较前值回落0.4个百分点。从分项数据来看,5大分项均较上月环比回落。原材料购进价格与出厂价格增速差值连续两个月收窄,有助于企业利润增速的改善。分企业规模来看,中大型企业回落,小型企业上升。表明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效果初显。4月PMI小幅回落,但仍然在荣枯线上方。这有助于进口的进一步回暖。

短期看,伴随着扩大进口、增值税改革等政策的落实,未来进口有望逐步扩张。

从数据分析,4月份进口增速好于预期和前值,这主要是是受到了大宗商品和农产品进口的影响。具体分析进口占比,原油进口对进口增速贡献较大。年初以来至4月份原油进口金额和数量双升,增速分别达到8.9%和11.95%。4月份铁矿石的进口金额占比达到4.03%,铁矿石价格推升了进口金额。另外,农产品进口占比7.43%,年初至4月份进口金额同比上升15.6%。

国泰君安报告认为,从数据分析看,4月一般贸易进口增速回升,加工贸易进口增速略放缓。一般贸易中,除大宗商品外的贸易增速回升显著,主要受到汽车和大豆进口增速反弹的推动,而汽车进口增速反弹或与增值税改革落地汽车价格下调有关。同时,一般贸易中的大宗商品进口增速显著,价格增速回升是主要贡献,数量增速也小幅提升。

因此,国泰君安预测,2019年全年进口表现或好于出口。增值税改革和个税改革将分别从价格和收入上对消费形成促进,加上国内投资韧性或保持,将对一般贸易进口形成支撑。

据了解,去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优化进口结构促进生产消费升级。这一政策随着半年多的落实,政策效应显现。包括支持关系民生的产品进口、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增加有助于转型发展的技术装备进口、增加农产品、资源性产品进口等四条政策都在发力进口。2015年以来,为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求,中国已4次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2018年又先后降低汽车、药品和部分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并将继续落实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清理不合理加价等。

扩大进口的政策与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对进口增速起到了拉升作用,但是,长远来看,进口逐步回暖还应与自身强劲的内需启动相关,否则进口增速回升预计难以持续。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李魁文此前称,中国外贸面临的环境依然比较严峻复杂,在稳外贸政策出台等相关因素作用下,今年二季度外贸有望温和增长。

猜你喜欢